
十大在线百家乐平台排行榜 办公室关于印发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跃升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关于推动营商环境持续跃升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十大在线百家乐平台排行榜 办公室
2025年10月16日
(此件主动公开)
关于推动营商环境持续跃升行动方案
为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聚焦政务服务、政策环境、要素保障、执法监管、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改革攻坚,推动形成一批含金量高、突破性强、企业有需、群众有感的务实改革举措,进一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持续增强企业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加快打造“高质高效、近悦远来”一流营商环境。
二、工作举措
(一)打造京津产业新城智慧化一体化服务标杆。对京津产业新城创新创业服务厅政务服务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修订完善事项办理指南,持续优化事项办理流程,确保事项齐全、流程清晰,实现“一事一指南”。优化完善创服厅功能设施,强化政务、税务、社保、公积金自助服务,推动服务载体专业化。建立特色服务专区,探索特色产业链智慧化、一体化服务模式。创新为企服务路径,严格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制度,探索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一站式”服务机制,推出重点企业项目“注册开办”“工程项目审批”定制套餐,推动服务运行高效化。(牵头单位:京津产业新城管委会)
(二)纵深推进“专员服务”扩面提质。按照“一镇一街一园一清单”原则,推动“147企业专员”服务进一步拓面增效,构建覆盖全区各类经营主体(含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企同行·有需必应”为企服务机制。组建一支以“镇街园区工作人员+楼宇企业等社会化服务机构人员”为主体的“企业专员”队伍,坚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全方位收集企业需求。统筹发挥12345热线和“吹哨报到”机制运行中枢作用,打造“专员+属地+部门”全方位为企服务矩阵,实现企业问题诉求从收集、解决到反馈的全链条闭环服务,依法依规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着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发展环境。(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办、区发展改革委、区网格中心)
(三)有力推动政务服务向“好办”“易办”转变。贯彻落实全市支持京津产业新城发展政策措施,推动市、区两级审批权限向京津产业新城集中,助力实现“新城事、新城办”。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推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和建设项目开工两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网通办”。依托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渠道,建立用户需求常态化征集、分析和响应渠道,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将用户反馈直接转化为服务优化的具体行动。(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办)
(四)优化项目规划供地服务。落实《市规划资源局关于贯彻落实助企纾困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若干措施的实施细则》工作要求,建立完善用地性质转换业务高效办理路径,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存量资产整合利用率。聚焦提升供地服务质效,优化划拨用地项目、公开出让类土地、协议出让类土地供应审批流程,推广应用弹性年期出让方式,进一步提效率、压时限、降成本。精准对接产业高质量、个性化规划用地需求,支持园区内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其他商务用地性质合理转换,鼓励企业通过自主、联合、入股、转让、置换等多元方式盘活存量资产。(牵头单位:市规划资源局武清分局)
(五)强化知识产权领域要素支撑。聚焦智能科技、生物医药“双高”产业,整合调度全区知识产权服务资源,深入开展“一对一”入企服务,服务保障京津产业新城“新产业之城”建设。指导辖区企业申报高质量专利创造试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项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保护,引导企业通过中国(天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实现知识产权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一站式”保护,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专利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加强老字号企业、驰名商标企业商标品牌保护。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入园区”“一月一链”“入园惠企”等活动,加强专利开放许可备案、企业专利产品备案、专利质押融资等政策宣传工作。鼓励企业利用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获取高校和科研机构可转化专利数据,实现专利供需精准对接。(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六)拓宽金融服务企业发展渠道。聚焦企业融资痛点堵点,通过常态化组织政银企金融座谈会、梳理推送企业融资需求“白名单”等方式,提升政银企对接的精准性、直达性、有效性,推动“应接快接、能贷尽贷”。发挥融资担保机构平台作用,发展供应链担保、信用担保业务,优化业务流程管理,加大对区内中小微企业、镇街国企、农户等融资支持力度,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合理有序推进“政采贷”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增加贷款担保抵押品种品类、拓宽知识产权质押标的物范围,提升中小企业获得信贷便利度。依托“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探索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清单式”对接路径,打通融资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大“天津市中小企业贷款绿色通道”(即信易贷平台)宣传推广力度,及时发布信用政策,助力企业提升信用评级,实现信用融资。大力引进科技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深化“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绿云”一体联动。(牵头单位:区财政局)
(七)精准对接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坚持精准高效、惠民助企原则,健全产业就业协同联动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人社送单、企业点单、人社办单”工作闭环,变“被动找工”为“主动送工”,全力破解企业用工难题。对接企业多样化需求,建立“人力资源供应清单”“人社惠企政策清单”两个清单,强化“一企一策”服务,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常态化推进“企业点单”服务,深入开展调研走访活动,多渠道征集企业用工需求,建立企业用工监测库,动态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周期性开展重点企业与人力资源机构供需对接见面会,建立区内企业招聘计划月度发布机制,组织线上、线下多样化招聘活动,提升人社办单服务质效。(牵头单位:区人社局)
(八)上线运营人工智能综合惠企服务平台。打造“武惠算”政策计算器,优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政策环境。聚焦破解惠企政策推广瓶颈,分级分类梳理各类涉企政策并形成政策知识库,依托城市大脑DeepSeek、智谱清言双核心基础大模型,推动涉企政策智能匹配、精准推送。聚焦拓宽政务事项办理咨询渠道,上线“AI政务专员”,构建“在线导办+精准解答”服务模式,实现行政审批诉求7×24小时智能化响应,1500余项涉企业务办理流程专业化解答。(牵头单位:区数据局)
(九)持续提升企业贸易便利化水平。围绕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强化“线上+线下”政策推广、取消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企业备案环节、简化企业出口海外仓办理流程等全链条服务,助推跨境电商海外仓政策落地。围绕提升外贸企业货物通关效率,建立AEO重点培育企业库,“一企一策”定制个性化培育方案,提升企业信用管理水平,打通货物便利化通关绿色通道。推进“药食同源”类进口食品企业特殊通道申报工作,深化部门联动,强化信息共享,推进协同监管,探索“药食同源”进口商品通关便利化措施。扩大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享惠范围,推广机检及外形查验等新布控查验模式,面向重点企业精准推介,实现货物查验“零延时”。(牵头单位:武清海关)
(十)着力破解执法监管领域突出问题。聚焦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突出问题,开展基层执法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切实维护企业、群众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拓宽社会力量参与行政执法监督渠道,聘任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设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提升行政执法监督效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制定年度抽查计划,深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根据信用评级确定入企监管频次及抽查检查比例。创新执法监管方式,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和部门联合检查。针对企业反馈的多头检查、重复检查、趋利性检查等问题,探索建立企业日常投诉问题线索收集办理机制,制定问题台账、整改台账,实行动态清零。(牵头单位: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
(十一)全面优化涉企案件办理质效。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加强民商事审判、行政审判力度,提升涉市场主体司法案件办理质效。整合线上线下诉讼服务资源,推进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人民法庭诉讼、执行立案改革试点工作,强化人民法庭立案、审理、申请执行一站式服务。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诉讼服务”模式,深化“无书记员记录庭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打造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开展执行“助企暖商”行动,采取“执行和解”“活封活扣”“信用修复”灵活审慎措施,探索“活封、经营、清偿、重生”执行新路径,有效释放查封财产的使用价值和融资功能,护航企业良性发展。(牵头单位:区法院)
三、保障措施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协同联动、密切配合,确保各项工作举措有序有效落实。要充分发挥全区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机制作用,精心做好组织管理和筹划实施工作。要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主动作为、靶向发力,切实推动各项具体措施落地落细,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获得感。要对典型经验、创新招法、成效成果及时广泛开展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