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对《关于支持武清京津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认识理解,扎实推动政策落实落地,现就《实施方案》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制定《实施方案》目的是什么?
制定《实施方案》是为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2024年8月在武清调研时的指示要求,进一步发挥武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桥头堡”“主力军”作用,高水平规划建设武清京津产业新城,推动《关于支持武清京津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二、《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加强以市场化方式引聚资源要素能力建设,主动对接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和科技服务资源,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为京津产业新城在“通武廊”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蓄势赋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展现更大作为。
三、《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将市政府发布的4个方面,16条政策措施,细化分解为49条具体任务,制定市级部门细化落实工作安排和区级部门具体落实举措。同时,对照市协同办印发的《关于支持武清京津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重点任务清单》逐条明确关键环节时间节点和责任单位。
明确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按照任务分工,结合自身职能,积极主动与市级对口部门做好对接沟通,强化市区纵向横向对接联动,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京津产业新城管委会要结合政策措施及时提出产业发展和企业实际诉求、需求。区发展改革委要完善激励考核、监督检查、定期评估等工作机制,强化跟踪督导,阶段性开展评估。
四、《实施方案》在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有什么重点举措?
《实施方案》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细化分解为9条重点任务。围绕下放市级权力事项,明确了要对标北京经开区、天开高教园及滨海新区市级权限下放经验做法,梳理市级权限下放需求,三季度前完成首批市级权限下放。围绕强化规划用地保障,明确了三季度前研究提出扩区工作路径,具备条件的园区年底前形成扩区方案。
五、《实施方案》在推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有什么重点举措?
《实施方案》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细化分解为15条重点任务。围绕增强创新策源能力,明确了要以生物制造和通用人工智能为方向,积极向市工信局申请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三季度前形成未来产业先导区实施方案。围绕打造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明确了要尽快调整完善科技生态港(武清园)产业规划、空间布局等,争取用地计划、资金要素保障、应用场景创新等,上半年完成生态港武清园建设方案,年底前建成一期工程并导入项目资源落地。
六、《实施方案》在推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方面有什么重点举措?
《实施方案》将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细化分解为16条重点任务。围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明确了要强化政策引导,吸引高能级科技服务企业和机构落户新城,年底前引进不少于3家高能级专业服务企业,推动若干概念验证平台和专业性、综合性中试基地落地。围绕吸引各类人才资源要素聚集,明确了要研究制定区级户籍新政实施细则,研究立项制作户籍新政应用程序,上半年制定出台在线百家乐 落户新政。
七、《实施方案》在推动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方面有什么重点举措?
《实施方案》将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细化分解为9条重点任务。围绕深化区域交通“软硬联通”,明确了要与市交委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根据城际武清站早晚高峰、节假日客流情况,及时提出运力调整需求和建议,三季度前梳理提出运力调整需求和建议清单,与市交委和北京铁路局保持密切衔接,年底前取得明显进展。围绕强化重点领域公共服务资源保障,明确了三季度前推动耀华中学武清校区建成投用并面向社会招生。